为期四天的2023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(以下简称中国体博会)于5月26日-29日在厦门成功举办。作为亚太区域规模最大、最权威的国际化、专业化体育用品盛会,以“破局·蝶变,演绎新时代体育产业”为主题,设置了健身展区、体育场馆及器材展区、体育消费及服务展区、政府展区这四大展区板块,整体规模创下近五年新高。
北京约顿气膜建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约顿气膜”)作为连续多年参加中国体博会的老面孔和老朋友,在今年展会期间交出了“体育+”工程最新思考后的答卷。
“过去,我们把更多精力投入在唤醒用户心智和对材料的打磨上,但在受众普遍接受了气膜运动场馆概念的今天,我们发现,再去比拼膜材的工艺已经没有意义。事实上,不仅仅是体育制造业,对所有业态而言,材料密码都掌握在上游供应商手中。换言之,只要不计成本,企业间材料的差异可以忽略不计。”约顿气膜篇品牌创始人、CEO罗赟在采访中说道。
(资料图)
在中国体博会的舞台上,沉淀两年的约顿气膜创始人罗赟给出了不一样的思考,“过去十年,我们经历了普及市场和抢占市场两场遭遇战,而从此刻开始,装配式场馆将进入3.0时代,也就是开辟新战场的一个新窗口期。”
罗赟瞄准的新战场,正是“十四五”体育发展规划中提及的“制造业服务化”和“全生命周期管理”。据罗赟介绍,在一个正在准备实施的气膜馆项目中,约顿气膜预计将承担包括立项、设计、建造以及后期运营在内的全周期服务。
“真正让我们兴奋的是,我们还将负责整个场馆的后期运营,从场馆器材的选用、维护到场馆温度控制,再到整个场馆的配套服务和商业开发,留给我们的想象空间实在是太大了。”
在现代经济社会,专业化带来的纵向产业链、价值链延伸与多元化带来的横向业务拓展,是企业跃升所躲不开的选择——前者需要企业对垂直细分领域和整个产业链条极度专业;后者则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与强大的品牌背书。罗赟选择了前者。
众所周知,与传统场馆相比,气膜场馆不仅压缩了近2/3的建造成本;与此同时,与近年来兴起的装配式建筑相比,约顿气膜从场馆器材供应的“红海”中跳出,摇身一变,已经找到了新的定位——成为“一站式定制化体育空间应用场景解决方案”的提供者。
“这就是我们理解的‘体育+’,我们想颠覆固有的认知,把传统的体育制造业变成‘文体旅’融合发展的新型业态。”罗赟坦言。
本届体博会,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颖川在中国体育产业峰会上再度强调,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体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,坚持规划引领、坚持创新驱动、坚持开放合作、坚持融合发展,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,促进体育服务业提质扩容,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,加快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、更高附加值、更大影响力的现代产业体系。
事实上,经过多年深耕,约顿气膜在气膜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储备日趋完善,对于一家技术型企业来说,这意味着底部基础的构建完成。而在罗赟眼中,“装配式场馆3.0时代”仅有底层基础还远远不够,“用户对于体育空间的理解在不断加深,需求也在不断升级。”罗赟说。
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在今年的4月20日,印发了旨在鼓励和引导体育企业特色化发展、专业化运营、精细化管理,切实发挥“专精特新”示范引领作用的《布体育领域国家级“专精特新”企业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的通知》,约顿气膜在“气膜体育馆”和“运动馆建筑”这两大专业体育业务领域里——位居国家级“专精特新”企业名单(截止2022年)的首位。
在罗赟看来,这还远远不够。“3.0时代,我们能做的是提升专业水准的同时,梳理产业链管理,做好整合方案以实现‘制造+服务’的双轮驱动;但在4.0时代,我们要进一步延伸战略纵深,努力实现全链条研发、生产、使用的自主化。那将是行业发展的方向,也是企业实现品牌升级、加固护城河的必由之路。”罗赟略做沉思地补充说,“说实话,我们距离那一步还差得很远。但那一定是我们努力的方向。”